【人物档案】
何仲贵1981年9月-1985年7月就读于沈阳药学院药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8月在沈阳药学院获得理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0年10月-2001年10月在日本东京大学药学部学习,2003年9月获得沈阳药科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10月至今任沈阳药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7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1年首届辽宁省特聘教授。2013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4年获得第十五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多次获得省市奖项,辽宁省优秀专家、沈阳市劳动模范等称号。
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纳米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药物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杂志主编。
在国际刊物发表被SCI收载论文100余篇。完成主编专著两部。承担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在研两项。承担过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各一项。
科研,教学,与药剂学及其相关专业打交道,这是何仲贵多年来一直在做的事。
在这过程中,何仲贵有着一套自己特有的成功学,他价值清晰,做事认真,强调专注,心无旁骛。因此,无论是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还是成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及获得第十五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鲜花与掌声从来不吝于跟随他。
当然,沈药,也是何仲贵成功路上另一“绕不开”的因子。自1981年入学,到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再到留校任教,30余年来,沈药踏实肯干的精神已然深入他的思想骨髓,更影响着他对于科研、对于教学的态度。
如今,刚迈“知天命”之龄的他,依旧全身心扑在药剂学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上,并致力于推动沈药药剂学科的发展,以为国家培养更多的药剂学人才——而这些,也仅仅是他认为的“分内的工作”!
实干精神 求学期间始养成
“在沈药求学期间,老师们的实干精神对我影响至深,让我深刻理解到将科研工作与实际需求结合起来的重要性。我很幸运,能进入一所好的大学,又遇到好的老师。”
哲学家克罗齐说过:“人类用知识的活动去了解事物,用实践的活动去改变事物;用前者去掌握宇宙,用后者去创造宇宙。”—之于科学研究,优秀的科研成果不仅来自于广泛阅读后的厚积薄发,更来自于实验室日复一日的长期积累。
何仲贵对于这种实干精神的深刻理解,来源于在沈药求学时期,学校学术氛围的渲染以及老师们的思想灌养。
1984年,正读大三的何仲贵参加了学校团委组织的本科生帮助制药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的活动。最后,他所在的三人小组得到沈阳延风制药厂300元现金资助,成为该活动全校唯一一个获得企业实际支持的小组。而这次活动,却也对他触动很大。
“通过这次活动,一方面,我了解到,药剂学知识对于制药企业的发展而言是很有用的;但另一方面,我也发现那个时候所学的药学专业知识并不够用。”何仲贵说,这使他萌发继续深造、丰富自身理论知识的念头。因此,本科毕业之后,何仲贵选择了更细分领域的学习——考取沈药的药剂学研究生,并于1988年获得硕士学位;2003年,他又获得沈药的药剂学博士学位。
这期间,老师们对真理的敬意、对实践的重视及其执着和务实的精神作风,可谓是照亮当年何仲贵的学习路途,乃至后来深深影响着他的科研事业。
蔡玉珉老师,是何仲贵攻读硕士学位时的导师,这是一名擅于与制药企业开展深入合作的老师;同时,借此教育学生:“科研工作应该和实际需求结合起来”。
“在攻读硕士学位时及刚毕业留校工作的头两年,我跟随着蔡老师先后参观过牡丹江制药厂、朝阳制药厂、锦州制药厂和无锡第一制药厂等企业。由此,我不仅学习到很多关于制药企业的东西,还学习到了药剂学科研工作者如何与企业进行合作。”何仲贵表示,这让他获益颇多。
同时,何仲贵还回忆道,作为自己的导师,蔡老师除了亲自指导他们之外,还总能找到其他专业最好的老师来指导他们的学习和科研。
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当年的药物动力学实验。由于该实验需要做狗的胆管引流,难度比较大,操作人必须重视每个细节,反复求证。而当时药理教研室的刘玉兰老师和王世久老师,不仅极为耐心地为他讲解每一个步骤,还进行手把手地教导。
博士导师张汝华老师,同样是一名令人敬佩的科研工作者。在专业领域,尤其是在固体制剂和辅料研究方面,张老师给予了何仲贵关键的指导,让他在攻读博士学位的阶段专业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需要指出的是,优秀的科研成果往往离不开团队的通力合作。这点,也是张汝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贯强调的。“张老师一直教我如何向同行学习,并与同行展开合作。”何仲贵表示,这种学习、合作的思维,直到今天他依旧非常受用。
当然,何仲贵对于知识的热忱与渴求,远不只在于药剂学专业的本身,还在于一切能提升专业的相关领域。例如,现在同为沈药教授的李三鸣,与何仲贵是研究生同学,他在研究生阶段就自己编写了药动学程序,用一个“砖头样”的电脑帮同学们处理了药动学数据,数据都可以储存在录音磁带里。于是,这名“高手”也成为了何仲贵学习的对象。
显然,在老师与同学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何仲贵追求的踏实肯干精神,恰恰与沈药的“求实”的治学风骨相一致。这种务实的态度,更是贯穿了何仲贵的整个科研生涯——不管科研道路上遇到怎样的困难,实验台上总有他反复实验、不断论证的身影,踏踏实实、心无旁骛。
科学研究 专注如一结硕果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和药剂学及其相关专业打交道,没有想过别的事情。我认为,专注于某一件事的时候,假以时日,总会取得或大或小的一些成绩。”
自研究生时期与药剂学“相遇相知”,何仲贵就喜欢上药剂学,并立志将药剂学研究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
20世纪80年代,中国市场经济正开始发展,很多人都在幻想着自己未来的人生字典里写满了机会、前途、光明和成功。然而,在这片喧闹的舞台上,何仲贵却一头扎进了“冷清”的实验室——1988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并进入药剂教研室工作,被他视为是“莫大的荣幸”;而且,直到今天,他也从没偏离过科研的道路。
但是,众所周知,科研本就是一趟艰难的旅途,只有下苦功夫、百折不挠地坚持下去,才会有点滴的收获;对于药剂学这样的基础研究而言更是如此,不仅要有坐得住冷板凳的决心和耐力,更需要常人难以企及的执著和毅力。因为喜欢而要努力做好的何仲贵,在青年时代就深知,做科研工作最重要的是专注;而随着研究“阅历”的丰富,他更深刻意识到,专注的关键是看能否耐得住寂寞和诱惑。
“比如说,你本来有一个自己中意的研究方向,但是不够热门,发表文章的影响因子上不去,你转过来追求高影响因子的文章去了。这样很容易迷失方向,不容易做出重要的成果。”何仲贵始终认为,当你发现你只会干自己熟悉的行当的时候,静下心努力去做,迟早能够取得成绩。
难能可贵的是,何仲贵从不拘泥于现有的研究成果与研究思路,而是善于运用创新思维作为研究的有力“武器”,已在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基础研究及其成果应用于药物新型给药系统的设计、制备与评价上有所得。由此,他也成为我国较早开展以药物转运蛋白为靶点的载体前药研究,为我国发展高品质创新药物提供较佳策略的科研工作者。
而在何仲贵看来,他之所以能在研究创新上取得成绩,与沈药的科研条件与实力分不开。
2000年到2001年,何仲贵赴日本东京大学留学,师从国际上研究转运蛋白最权威的专家之一杉山雄一教授,开展药物转运蛋白为靶点前药研究的启发也来源于此期间的学习。
“杉山雄一教授的团队在转运蛋白的基础研究上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尽管我们并不具备做纯的基础研究,但是在应用转运蛋白作为创新药物研究上我们有自己的强项。例如,沈药在合成、药效和药物动力学研究方面有非常好的合作伙伴,因此将转运蛋白技术用于新药开发是可以做出一些成绩的。”何仲贵说。
需要指出的是,创新药物制剂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的联合,尤其是高分子材料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和药物化学学科的联合。而沈药则是国内少有的药学相关学科门类齐全的大学,这也增加了何仲贵在创新药物制剂研究上的信心。
从何仲贵在新药开发上获得的荣誉,也就可以看出这种信心的“落地”: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20余项。提交了40余项专利申请,包括1项PCT专利,授权25项,许多专利获得了应用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持课题获得新药证书8项(其中一类新药3项),临床批件6项(其中二类3项);主持课题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其他奖励10余项。发表SCI篇期刊论文223篇;主编专著2本,主译专著1本,参编著作10本。由他任主编的《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去年成功进入SCI,是我国唯一一部药剂学SCI刊物,影响因子达到4.56,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
除此之外,在国家、辽宁省和沈阳市及沈阳药科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创新性地开展了“以转运蛋白为靶点设计了改善药物体内药动学性质的前体药物”、“高通量筛选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清除率及生物利用度等药物动力学参数的in vitro和in silico模型”、“运用色谱技术模拟药物与生物膜相互作用和评价膜渗透性”、“药用辅料对药物吸收和分布等药物动力学性质的影响研究”、“首次提出3M模式指导抗肿瘤纳米给药系统的设计和评价”、“研究发现一种基于二硫键的前药自组装纳米给药系统”等诸多项目的研究,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医药企业和社会创造了不可估量的价值。
何仲贵受辽宁省科技厅的委托,依托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科,负责筹建省药物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担当工程中心主任。筹建期间,他多方联系合作企业和政府,为工程中心构建药物制剂研究和开发平台所需的设备而奔走。目前省药物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我省具有各种剂型从实验型到中试放大设备的开发研究平台。
何仲贵同志发挥其技术优势,积极主动与我省多家企业进行了技术合作和开展技术服务工作。与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三项一类新药和其他类别新药两项,共获得五项新药证书,产品投产后实现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另外还与东北制药集团、沈阳双鼎制药、沈阳兴齐制药、沈阳同联集团、辽宁贝奇制药等多家制药企业进行了技术合作和开展了技术咨询服务工作,为辽宁沈阳制药工业的振兴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正如前文提及的,何仲贵是一名注重团队合作的科研工作者。在他自己看来,这些荣誉并不是给个人的,而是多年来沈药的同事们及学生们一起努力的结果!
培养学生 因材施教是关键
“我对学生最大的期望,是希望他们能够清楚地知道在大学里应该学习什么,我也希望我们的教学能够吸引学生回到课堂上来。”
留校,除了继续从事科研工作,何仲贵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责,那就是教学。甚至,何仲贵认为,他首先是一名教师,必须先做好教学工作,再在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做好科研。
“药剂学是一门专业课,作为一名专业课的老师,我认为有良好的科研基础和科研能力非常有助于上好课,给学生讲课才能够比较生动和结合实际,否则多数是照本宣科,学生也不爱听。”何仲贵说,科研工作做得比较好,可以为做一名更好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奠定良好的基础,并受到学生的尊重与爱戴。
从教多年来,在何仲贵心中,一名真正的师者,就应该像前文提及的蔡老师、张老师一样,在专业上给予充分的指导与帮助。而且,这种教导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寻求科学的方法。
“现在的学生大概是实用主义和考试优先的想法太突出了,只要是考试不涉及的,学生往往不愿意学。但我对学生最大的期望,是希望他们能够清楚地知道在大学里应该学习什么,我也希望我们的教学能够吸引学生回到课堂上来。”何仲贵始终认为,专业知识的扎实是学生们未来走向社会后有良好发展的基石,因此他为此也一直努力着。
一方面,何仲贵用心教学,不仅在课堂上与学生形成经常互动的融洽氛围,深入浅出地将枯燥的专业知识变得有趣起来,让学生养成爱听他课的“习惯”;还鼓励学生积极拓宽学术视野,广泛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并督促学生们一定要看国内外最前沿最高水平的杂志和文章,从中吸取好的经验,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他看来,培养学生对于专业的兴趣,也会让学生“回到课堂来”。
另一方面,他与他当年的导师一样,在对学生的教导上也注重灌输沈药的踏实肯干的精神作风,锻炼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我常常对药剂学研究生讲,药剂学是一门应用学科,解决问题比发表文章重要。当然,我们做科研的,谁也不能免俗,脱离不了现有的对科研工作者的评价体系。因此,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又能够发表好的文章是最好的。”何仲贵笑着说。
当然,何仲贵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沈药教授前辈们“优良传统”的继承还不仅于此。
“在我刚开始做科研的前几年,我是有些迷茫的,而当时刚好又有去日本留学的机会。在我遇到点困难就想打退堂鼓,不想去留学的时候,当时的校长姚新生老师,特意找我谈话并鼓励我,让我很受感动,并下决心把握这个学习机会。”何仲贵现在回想起在留学日本东京大学时得到的收获,都依旧十分感恩当年与姚院士的那一席谈话。
因此,现在何仲贵最大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具备求实精神的优秀的年轻人。同时,他更愿意做的是,一名在学生遇到瓶颈期的时候,给以指点与鼓励,让学生找到方向的师长。
何仲贵虽然已经荣誉满身,他依旧在发扬沈药踏实肯干的精神作风,一如既往地耕耘于科研的沃土上,致力于为国家培养出专业的药剂学人才。他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优秀的沈药学子在医药学界发光发热,以回报母校的培养。
结束语
“药学教育和科研事业是我的终身选择。”何仲贵获得辽宁五一劳动奖章时说,“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是我对劳模敬业奉献精神的实践。我将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服务国家大健康战略需求和辽宁医药事业发展贡献力量。”